以色列的人才战略

[关闭此文章]

  重视教育和人才是犹太民族的传统。以色列立国第二天便遭受战争,只有2个人的教育部在炮火中起草的第一个法令便是义务教育法。以色列依靠高素质的人才,一代人就实现了从落后农业到现代工业国的腾飞,创造了经济奇迹。以色列对教育的投资仅次于国防,教育经费占政府预算的10%以上。

  早在80年代,以色列根据国土资源贫乏的国情,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高科技、出口型产业。同时,制订人才竞争政策,推动高科技发展。如今以色列的电子、通讯、医药、激光、农业设备等高科技企业蓬勃发展,全国高科技企业共3500家,仅次于美国。以色列高科技公司大都是小企业,创业时一般只有几个人。以每年新成立高科技公司达200多家,半数自生自灭,但也不乏成功者,不少小企业凭着拳头产品,短短几年就在国外上市,资本上亿美元。

  但是,人才竞争机制给以色列军工企业和军事科研机构带来挑战。高科技企业体制灵活,待遇高,诱惑力大。不少军工企业的人才流入私人企业,军队的人才墙角被越挖越大。高素质的飞行员离职去私人公司,许多年轻人不愿当兵,技术兵种志愿兵越来越少……,军方对人才外流忧心忡忡。与此同时,以高科技人才深受美欧大企业的青睐,其诱惑力不光是高薪,还有入股、休假等优厚条件,不少人才流向欧美。

  激烈的人才竞争,固然推动了科研进展,但也助长急功近利、忽视基础研究、人才外流等弊病。工贸部长呼吁,如果不改革,以色列高科技将失去未来。以总理府发表声明说,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因循守旧已难以招聘到一流人才,只有采取公开的现代方法才能征召精英。教育和科研部门正采取措施对付人才流失。工贸部制订了更全面的《工业研究和开发鼓励法》。这些措施正在见效,乐观而精明的犹太人相信,外流的人才最终会带着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回到故土。

摘引自《光明日报》


[关闭此文章]

 
 
网页制作:浩竹猎头中心网络部 (1999-2001)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