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皆学问

[关闭此文章]

  说到超市,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是卖柴米油盐之类生活用品的地方。中国本土的有天客隆、物美等,洋式的也有家乐福、普尔斯马特等。但欧玛特与它们不同,它是一家完全提供办公用品服务的地方。2000多平方米的店堂里办公用品应有尽有,办公设备区、办公家具区、文具用品区、精品礼品区,条理清晰、井然有序,再加上令人心动的价格,让我那在一家外企作行政经理、专门负责文具采买事宜的朋友直呼"痛快",一顾而再顾,三顾而不烦。

  听朋友在耳边聒噪的次数多了,我便萌生了好奇,想知道带来这一创新思路的人,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头脑。可是,当我在燕莎商城往北500米的莱太花卉超市地下一层的营业厅里,见到正和员工们一起忙碌着的超市副总经理苏国光先生时,我的问题已经不再局限在超市的经营管理上了。

  "创业单凭热情是不够的"

  来自台湾的苏国光先生,祖籍贵州,1992年来祖国大陆发展。"我兄弟姐妹好几个,都出生在大陆,后来随父母去台湾,唯有我是在台湾出生。但现在唯有我在大陆这边工作、生活。大概是要补上童年缺的这一课吧。"苏先生风趣地说。

  苏先生作为欧玛特超市的副总经理,他扮演的是职业经理人的角色。但是,早在十几二十年前,苏先生却是一个热衷于自我创业的时尚青年。苏先生在大学学的是化工,但他坦言,一天化工也没干过。"那玩艺好可怕,弄不好就爆炸了。估计自己也成不了诺贝尔,后来就转去做商业了。"(蛮坦率的嘛)

  苏国光先生看到当时台湾卖录像带、录音带很火,他便做起了这方面的业务。先是销售磁带和录像带,后来开了一家自己的摄影社,给各大宾馆、饭店提供他自己拍摄的风光纪录片,还做新婚录像服务。刚开始生意不错,"也赚了不少钱"。但后来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萎缩,苏先生果断地将影楼关了,去到一家旅行社做事。这一做便是十多年。因为旅行社和祖国大陆有业务往来,苏先生便经常要在台岛与祖国大陆间飞来飞去。在这十几年里,他不仅走遍了祖国大陆大部分城市和地区,更是对祖国大陆由陌生而了解,由了解而熟悉,并产生了感情:"这边发展的机会还是蛮多的,无论是做商业,还是搞企业。"所以,在1992年后,他在祖国大陆呆的时间就多了起来。后来,又把夫人及孩子都接到了北京。苏夫人在一家台资企业做事,两个公子在京郊的寄宿学校上学,全家过着最普通北京市民的生活。

  从自己做老板到后来替人"打工",苏先生特别能理解现在许多青年的创业冲动。但是,以他现在的人生经验来看,他认为:"青年人热衷于去做自己的公司,甚至盲目地只为了当老板而开公司,是很可怕的。在台湾,我刚进社会时,许多台湾青年也是热衷于自己做老板,不想给人打工。但经过这么多年,回头看,成功的是极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得找一家企业踏踏实实给人打工。对于年轻人,向上求大的心不要太浮躁,踏踏实实地积累经验才会增加成功的机率。年轻人最要紧的是,先找一个有前途的行业,踏踏实实地做下来。在这个行业里积累些经验,自然就会获得别人的认可。

  "我看过一本杂志。记者采访了近50家台湾最成功企业的老总。他们可能是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最多只换了三个工作,就做到了现在总裁的位置。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必须要在某个行业里有足够的时间积累,把这个行业吃深吃透,你才能做到这个行业的老大。但现在很多年轻人看到新兴的行业机会多,心就很浮,恨不得一步登天。且不说能不能一步登天,即便是一步登天也未必是好事,因为一个公司、一个人事业的发展和他生理的发展一样,需要有时间让他慢慢长大。正因为机会多,更需要你有实力去把握机会。"

  苏先生经常收到许多年轻人寄来的求职信。看了他们的简历后,苏先生的感觉是"好可怕,竟然一年内换了三四家单位。"

  "任何一个企业老板,还是希望他的员工有起码的稳定,他才能对员工有长远培训与发展的计划。而员工要了解这个企业、这个行业,也必须有时间的累积,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去判断它是不是适合你。有些人三年内换了三四个工作,彼此完全不搭界,这对自己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因为你没有行业的经验积累,每一份工作都是从头开始,永远成不了一个行业的老大。"

  "每一个行业都有学问"

  苏先生的打工生涯,正如他自己所倡导的那样--踏踏实实、稳打稳扎。他在旅行社一做就是十多年,直到去年,在朋友的盛情推举下,才来到新组建的欧玛特超市,出任该超市的投资管理公司--钅容汇阁商贸公司副总经理一职。

  以超市的形式做办公用品的销售,这一模式在国内属于首开业界先河。但据苏先生介绍,这种超市很多,管理它们的公司都是大型上市公司,而且是在短短的二三年内就上市了,可见发展速度之快。那么,这种超市化经营和人们常见的路旁文具店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首家引进了全美式的管理系统,从货品的采购、进销存、物流、配送等,都是电脑化管理,经营方式有直营、会员制、集团采购及批发、零售等。顾客既可来超市直接选购,也可通过电话订货、网络订货,方式十分灵活。因为采购量大,我们的价格十分有竞争力,这是对客户最大的吸引。其次,我们的货品丰富齐全,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购齐、送货上门的服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资企业大量进入、和民营中小企业数量急剧上升,各公司对办公用品及设备的需求很大。行政人员为了添置、购买这些物品,穿大街走小巷,跑商场逛超市,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这种办公用品超市就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解决企业最现实的困难。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发展前景是很乐观的。除了现有的这家超级店,设在王府井大街南口、东方广场内的第二家店也即将在2001年1月与消费者见面。在2001年年底前,公司将完成4家卖场的建设与扩张,并将于2002年增建至10家门店,形成大规模的连锁经营模式。"

  谈到公司的发展计划,苏先生滔滔不绝,语气中透着掩饰不住的信心与自豪。但是,我想知道,就这样一个"卖文具的商店",它能有多少学问在其中?

  "每一行都是有学问的。就拿超市来讲,商品如何摆放才能方便顾客选购?哪些东西是个人用户最感兴趣的?哪些东西是企业购买最畅销的?一支小小的签字笔,欧美人喜欢粗的,中国人喜欢细的。日本生产的、韩国生产的、大陆生产的,价格不同,质量也有差别,每种比例占到多少,才能既满足顾客又减少积压?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虽然国外这种店很多,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其他国家的人还不尽相同,不能全部照搬过来。而国内这种店一家也没有。我们作为行业的先驱,很多东西都需要边摸索、边实践。好在一年多来我们进步很快,对这一行已掌握得比较好了。最初,我们只能满足顾客60%到70%的需求。现在,我们已能满足客户90%以上的产品需求了。"

  欧玛特很少做大型的广告宣传,但很多人和我的朋友一样,来过了自然会再来,成为欧玛特的回头客。"可能很少能找到比我们更便宜的真东西了。"苏先生自信地说。之所以强调"真"东西,因为现在的假货泛滥,以假乱真到厂家都难以辨别。苏先生保证真货的秘诀就是:直接去厂家拿货。

  身为职业经理人,苏先生的感觉是:"你必须真有能力,你才能真正得到老板的尊重与信任。私营企业的好处就在于它的公平性。无论哪个老板请人,都是希望请到真正对企业有用的人。"所以,他觉得年轻人如果在这种企业里做事,机会还是很多的,重要的是要有积累,有实力。

摘引自《北京青年报》


[关闭此文章]

 
 
网页制作:浩竹猎头中心网络部 (1999-2001) [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