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蓄水养鱼”看人才储备

[关闭此文章]


作者:李士季 张玉胜

  有专家警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企业大量涌入国内,将根据国际惯例,用丰厚的薪酬及优越的工作环境等从国内企业中挖走大批优秀人才,届时,将形成一流人才领导下的外资企业与二流人才领导下的国内企业进行竞争的局面……对于新形势下的企业人才管理,不禁想起“蓄水养鱼”这件事来,笔者觉得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迪。据此,我们对企业人才管理提出三个方面的忠告。

  忠告一:“蓄水养鱼”必须讲求适量。笔者觉得国内企业有必要调整人才结构,使之趋于合理、高效。让所有人才各有所司、各有所专。人才若多余,赶紧择优合理安置,不必为爱惜人才而全部揽下进行“人才储备”。人才不是金钱,不可以随意存取。人才的理想实现感很强,如果被无端闲置或另作他用,必会适得其反。90年代初,某集团在全国各地招进了大批人才进行“人才储备”,相当长一段时间让绝大多数人才干学非所用的工作。这种名为储备,实为浪费的举措使人才感到郁郁不得志,无用武之地。看来,大量的“人才储备”并非企业发展的妙策。被称为“精英俱乐部”的微软公司信奉的“宁缺勿滥”的人才管理原则,即使某个重要职位暂时空缺,并给企业运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也要将位置留给最合适的人才。 忠告二:“蓄水养鱼”必须永保活的水源。笔者认为人才管理最重要的是优化人才创新环境。人才的价值在于创新,人才只有流动,形成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才能创新,不断出成果。但时下许多企业对此重视不够,也找不到准确答案。事实上答案就是不把人才管死,而要管“活”,对人才的相关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使人才产生知遇感、奉献感,从而为企业发展创造不竭的活的水源。

  忠告二:“蓄水养鱼”要注意水质不被污染。笔者觉得对企业各类人才应首先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及企业精神、敬业精神的教育,企业人才管理要突破那种“只求物质利益,不要精神追求”的片面观点,力求为人才成长提供一方净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外企大量涌入,西方的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观点,将会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冲击国人的灵魂。作为国内企业,应有所准备着力抵制这些不良思想对人才的侵蚀。许多企业,以为“入世”后只要相应地增加薪酬,就能留住人才,引来人才。事实上,在未来的人才争夺战中,我们是竞争不过“洋鬼子”的,因为这方面是他们的强项。我们应充分挖掘我们固有的优势,这就是加强对人才的正确世界观和爱国主义的教育等。新中国成立以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放弃在美国丰厚的物质待遇,冲出重重阻挠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怀抱,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无论到什么时候,热爱祖国,振兴民族事业永远是极具磁力的呼唤。企业要在人才管理上多树正面典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才会在这种正面引导下为企业、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

  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进行动态适量的“人才储备”不一定是坏事,但过量盲目地储备人才,必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摘引自《中国青年报》


[关闭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