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应面向市场

[关闭此文章]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分配的形势,似乎愈来愈严峻。听说某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找工作也得走门子,托关系。起初,我对这件事很感茫然。因为整体来讲,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至少目前还是一种稀缺资源。既然大学生稀缺,可为什么找工作会困难呢?为弄清这个问题,不久前我特地去北京的几个人才市场转了一圈,才发现这里面确有不为外人所道的原因。如果借用一句经济学的行话,就是“供求结构"出了问题。

  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事实上,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所有的大学生找工作都难。比如象计算机、生物工程、经济管理、法律等一些应用性强专业的毕业生,就很抢手。我的大学老师有一个孩子,前年从清华大学微电子系毕业后,开始分配到深圳工作,去年她突然又“杀回"北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又接连换了两家单位。椐她说,现在找单位并不难。可我另有一个远房亲戚,他的孩子在南方某大学历史系毕业,学习成绩也不错,可是今年夏天毕业后,至今单位还没有着落。可见,大学生找工作难与不难,是与他们所学的专业有关。椐我所知,这几年学“文、史、哲"的学生,找工作普遍都要比学“工、农、医"的相对难一些,而在经济学这个大学科中,学理论经济学的,找工作又要比学应用经济的难一些。这种种现象,恐怕也印证了我们上面的判断。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既然是专业所致,那为什么我们不对大专院校的专业设置,按照市场需要进行调整呢?显然,这里涉及的,是高等教育的体制问题。50年代初,国家虽然对全国高校作过一次院系调整,但当时主要还是学习苏联的模式。文革结束后院校恢复,专业设置变动也不大,仍还是重复了原来的框架。基本上是有什么教师,开什么课,有什么课,设什么系。这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大学生毕业,是由国家统包统配,所以矛盾并不突出。可是如今我们的经济体制已经改革,就业机制已经转轨,由原来的统包统配,变成了现在的双向选择。于是大学毕业生的供求结构问题,就逐步显露出来了。尽管我们有些高校,近年来也对某些学科做了一些归并和调整,并开出了一批新的专业,但总的说,步伐还不够快,还落后于市场的需要。

  高等院校学科调整所以难,原因可能在两个方面:一是钱的问题。要开设新的专业,没有经费投入,空手套白狼,谈何容易!二是人的问题。陈旧学科的教师不能分流,新学科的教师,就无法引进。只要老和尚不走,旧庙拆不了,新庙当然也建不成。因此,要面向市场调整高校的学科设置,就必须着力解决好钱和人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打破过去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投入的办学体制。如果体制不变,不仅钱找不来,而且人也动不了。道理很简单,假如高校始终只靠政府给钱,培养的学生社会是否需要,就不会关它学校本身的痛痒;相反,如果现在是要靠社会投入,或是要求学生自己拿钱,如果你的专业太老套、市场不认帐,又会有谁肯为你掏腰包?所以高等教育面向市场,首先是要使办学体制市场化。

  当然,高等教育面向市场,也有一个分层次、讲先后的问题,不能刮风,不能搞一刀切。至于哪些高校先走一步,哪些高校可以慢走一步,哪些高校今后还继续由政府办,这要看各高校与市场的关联度及其社会筹资的能力。一般来说,高等院校中的重点院校,是完全可以面向市场的;而一般院校、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由于目前社会筹资能力较弱,一定时期内还需要国家财政的扶持;另外,为了照顾家庭贫困的学生能够上大学,今后政府仍还有必要办一批“公立"大学。即便重点院校中,将来基础理论学科也还得有,只不过不能象现在这样,招太多的学生。我这里之所以主张要让重点高校率先进入市场,是由于这些院校的历史悠久、名气大,同时师资力量相对强、科研实力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因此,向社会筹资的能力相对强,学科调整也就比较容易。像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等名牌大学,它们的经费,就完全是来自于社会出资和私家赞助。如果我们的政府,能够在专业设置、系科调整、人事任免、职称评定、学生招生和经费使用等方面,给重点高校充分的自主权,这些高校也必能办出特色。那么,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港澳台胞、海外侨胞和国外机构以及各界人士,就可能乐意向这些院校投资和捐款;有稳定收入的家庭,也会不惜交纳高额学费,让孩子上名牌大学。

  高等院校中的一般院校,特别是高等专科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在师资队伍、科研实力、教学设备等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社会赞助、捐款和投资的积极性,自然不会象对重点名牌大学那么高。这样,这部分学校目前要实行市场化,难度可能就要大一些。因此,对这一类院校,近期内仍应以政府办学为主、争取社会力量的参与。对有条件的院校,也可以采取公办民助的形式。同时,政府还应积极鼓励民办大学,民办的大学,不仅是学校本身面向市场,为国家造就大批供需对路的人才,更重要的是,民办大学的机制,必定对“公办大学"产生示范效应,从而为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嵌入竞争,注入新的活力。

  中央对于搞活国有企业,早几年提出过“抓大放小"战略,江总书记最近在谈到国企改革时,又强调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其实,政府办教育,也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具体地讲,就是要“抓小放大"。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中小学是国民教育中最基础的环节,是奠基工程,属于“小",必须要有政府的大量投入。可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政府对小学、中学、大学学生的年均投资之比,为1:3:38.6,这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相差是非常悬殊的。所以政府要真正抓好“小",前提是必须放开“大",即把重点院校逐步推向市场。惟有如此,中国才可能办出世界一流的大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一流人才;政府也才可能腾出足够的财力,扶持中小学等基础教育的发展。


[关闭此文章]